每日速递:擦亮大曲清香金字招牌,对标仁怀,汾阳启动“核心产区”浪潮
发布时间:2023-02-28 22:05:26 来源:XN知酒

本文由知酒原创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知酒团队

2023年,是清香白酒产区化、品牌化再发展的元年。越来越多的目光聚焦于汾酒、杏花村镇和汾阳,恰如几年前各路资本汇集仁怀。


【资料图】

凭借天然的集群效应,杏花村镇和茅台镇为核心的汾阳和仁怀两大产区,正在被行业公开讨论与比较。仁怀早已被确立为酱香白酒核心区,而汾阳的目标,必然是打造大曲清香核心产区。

吕梁东麓,汾水之阳,杏花古村,知酒君感受到汾阳产区确定性增长的势能,并通过其与仁怀的对标多维度展现其稀缺价值。

汾阳产区,同样寸土寸金

首先是产区稀缺生态环境带来的独有价值。

茅台镇何以寸土寸金?除了地理环境导致的气候、土壤、原粮等因素,还是因为“出了茅台镇,便无法再酿出茅台酒”已经成为共识,稀缺更显珍贵,使得其成为中国酱香型白酒的核心产区。

凭借优势自然条件,在白酒龙头茅台的辐射带动之下,茅台镇取得快速发展,将天赐生态条件与产区白酒品质和酱香白酒价值进行紧密结合,促进了产区的品牌化发展。

与之类似,除了“汾老大”汾酒产生的集聚效应,汾阳产区也具备着独特的生态条件和完善的酿酒技术。

从地貌来看,汾阳市地处黄土高原,境内分布山地、丘陵、平原不同地形,身居北纬37度黄金酿酒地带;从气候条件来看,其属温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空气湿润、冬暖夏凉,日照比较充足,境内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1%;从水文条件来看,汾阳市河流属黄河流域,全市共有19条主要河流,第二大支流汾河更是流经汾酒、汾阳王等名企。

凡此种种,使得汾阳所产清香白酒酒体更加纯净、入口甘甜。值得注意的是,汾阳具有“世界美酒特色产区”的优势,也是中国最大的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

这已经走在了多个清香酿造基地的前列,重要的是,集群效应和产区品牌正在形成。

知酒君认为,与仁怀产区之于酱香白酒不同,清香白酒生产基地在我国北方星罗分布,这一方面是清香白酒良好消费基础和消费氛围的证明,另一方面也是对汾阳产区集聚效应的削减。不过,白酒是天人共酿的产物,汾阳产区独特的风土条件,就是其区别于宝丰、黄鹤楼等其他地区清香品牌的关键所在。

三香源清香,清香源汾阳

白酒市场竞争,正在从“产品经营”“品牌经营”转化到“产区经营”。而对于汾阳产区来说,在漫长的酿酒历史中,其文化和精神愈发深厚,酿造技艺在代代传承中不断升级,到了现代,更是在科学技术的加码中达到行业顶尖水平。

具体来看,大曲清香白酒以高粱为原料,以大麦、豌豆制成的大曲为糖化发酵剂,悠久的酿造历史造就独特口感。而6000年的酿造史、800年的蒸馏史和代代传承的手工技艺便构成了汾阳大曲清香的历史积淀和品质底气。

据《北齐书》载:“帝在晋阳,手敕之曰:‘吾饮汾清两杯,劝汝于邺酌两杯’”。汾清,即今汾阳白酒的雏形。而根据唐时古籍记载,汾阳酿酒工艺在追求“清香”的基础上,又开始使用乾酿工艺。

当前,汾阳产区作为大曲清香的核心酿造基地,其独特的品质,已经成为代表大曲清香的主流风味特征。

更重要的是清香文化的内涵,在汾酒的带领下,汾阳产区正在聚合和形成。除了汾酒“中国酒魂”的表达,汾阳王则选择了郭子仪“忠武精神”作为品牌内核,与此同时,汾酒与汾阳王分别打造了汾酒博物馆、汾阳王府等文化载体,不断传播清香白酒的文化。

渠道的拥护,正在主推汾阳产区的大踏步发展。

四川知名大商、壹玖壹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陵江就曾表示,汾酒完全不够卖,按照其全年计划每个省只能卖少则一个季度、多则两个季度,缺货率至少是一半。今年,其也来到汾阳参与交流座谈,深耕清香白酒项目。

而酒仙集团郝鸿峰和宝酝集团李士祎,也将目标锁定在汾阳产区,打造了自有的金汾河和甲等大奖章等品牌。

除此之外,清香广阔的消费基础和日益浓厚的清香消费氛围,已经使得更多的资本开始向清香倾斜、向汾阳倾斜。叠加汾阳产区的招商引资行动,行业普遍预判这里将成为白酒投资市场的新高地。

省市县政府联袂,创造核心确定性

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汾阳产区的优势所在,而这也离不开产区省、市、县多层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面对清香发展的大好机遇,山西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山西(汾阳杏花村)酒文化博览会升级为中国杏花村国际酒业博览会,扩大了清香品类的影响力。此外,山西省政府在全省规划了十大特点专业镇,杏花村汾酒特色专业镇位列榜首。

“杏花村汾酒专业镇”的建立,不仅能够发挥汾阳经济“长板”,还将从更高层面完成对上下游500亿级产业链和酒类人才培育等方面的统筹规划。

今年,山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蓝佛安也曾到汾阳市调研酒业发展情况,并称赞“做好这篇‘酒’文章,在汾阳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齐备。”,对于酒类专业镇打造,更是提出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等具体建议。

数据显示,汾阳市白酒产能、产量、产值分别占吕梁市的50%、87%、85%。随着汾阳产能的节节攀升,晋升为“世界十大烈酒产区”的吕梁自然也在政策上向汾阳产区倾斜。

根据“一村、一城、一区和两中心”的规划,汾阳市组建市属国有白酒企业,支持鼓励民营白酒企业加盟或入股,重点支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参与,并对达标规上酒企进行一定的财政补贴,以此完成对酒业的宏观调控。

白酒作为汾阳市的支柱产业,贡献了全市50%的GDP、60%的税收、40%的就业岗位。“白酒产业是汾阳发展的名片,更是汾阳发展的底牌。”各大酒企承担社会责任,汾阳市委也对酒业给予了更多关注。

具体来看,汾阳市明确了500亿级专业镇发展目标,提出了十大行动30条具体举措,制定土地、税收等一揽子优惠政策,积极引进白酒及上下游产业项目;为加速文旅融合,汾阳市规划建设30余个酒庄,加紧拓展酒庄经济;高质量建设清香型白酒生产基地,吸引了全国各地资本前来投资。

通过政策扶持唤醒消费者记忆、在原有优势上再加码,因地制宜的汾阳正在通过对生态酿酒的重视、对传统酿造技艺和文化的保护以及对消费者的深度触达完成消费者培育,实现清香味觉教育。围绕核心产区构建品牌一二三梯队,清香复兴,还看汾阳。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